物联网尽管是新概念,但是许多相关技术已经在纺织行业进行应用,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如纺织厂生产监测和管理系统、印染厂生产过程在线监测和监控系统、服装厂车间生产物流系统等。必须指出,与一些政府推动的工程不同,纺织企业的技术应用取决于企业的需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与其他行业相比,纺织服装企业的规模、利润、资金相对有限,也影响到一些新技术的应用。
国内许多相关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取得进展。其中经纬纺机的E系统是棉纺监测和管理系统与设备配套;厦门软通、无锡华明着力开发棉纺织设备监测系统;江苏鼎峰在针织企业拥有较多用户;杭州开源、常州宏大的印染在线检测和管理系统技术日渐成熟;杭州爱科将服装企业设计与制造管理进行数字化综合集成;北京铜牛将车间物流管理的技术推广到服装企业;天泽盈丰应用RFID,开发出服装企业生产数据在线采集与管理系统,得到很好推广。另外,如西安工程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也与企业合作,致力于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纺织企业需求新动向
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必然影响到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企业信息化的多年开展,使用户有了相当的信息化基础,加深了对信息化的理解,需求深化是必然趋势,经济形势变化只是大大加快了这一进程。与物联网相关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安全质量管理日趋严格。在当前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环境下,对出口产品的安全和质量要求日益严格;三鹿奶粉事件后,国内消费者这方面的呼声日益高涨。企业对产品质量管理越来越关注,必须利用实时监测技术对产品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利用RFID技术对产品入库、仓库、配送以至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跟踪。
职工绩效管理要求提高。2007年以来,纺织企业劳动工资水平增长较快,达到15%左右,许多企业甚至出现了“招工难”现象。新的劳动合同法在 2008年实施,大大提高了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企业纷纷采取信息化手段,加强劳动岗位现场管理和职工绩效考核,通过提高管理效率来降低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MES的绩效管理等功能受到极大关注。
节能减排效益明显。随着国家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加快,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推动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环保排污要求日益严格。另一方面,企业原材料和能源成本大幅度上升,大大增强了企业开展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因此,生产装备和过程、能源系统、空调系统的自动监测、自动控制无疑是最直接的手段,尤其在印染、化纤等行业受到热切关注。
企业管理走向深化。ERP应用面广泛,依然是纺织企业的重点需求。优势企业作为ERP的主要应用群体,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更要求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精细管理,以解决企业管理的瓶颈问题。因此需要与MES以及生产过程进行实时数据交换。
“十二五”发展整体要求
“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面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历史使命,要全面提高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用物联网技术、推进两化融合是一条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纺织企业需求的扩大,新兴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在纺织行业会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和市场前景。日前,国家将物联网产业列入“十二五”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行业应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关键技术开发。要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动员行业内外的产学研资源,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纺织服装企业由于生产流程特点,系统检测点较多,电子标签需要量较大。且企业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像针织内衣出口每件利润不足一元人民币,成本问题是首要问题。因此,IT行业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大幅度降低电子标签的价格,由目前的一元左右降到几角,乃至一角钱左右;进一步改善读取设备的可靠性,使之适合于各种车间生产环境;开发适合纺织行业特点的解决方案,能够与MES 、ERP、CRM、SCM等系统有效集成。
标准规范制定。由于物联网应用范围不限于一个企业,也不限于纺织行业,其信息编码标准和技术标准尤为重要。从行业角度,现在就应该着手以国家颁布或即将颁布的相关标准为依据,立即着手物联网信息编码标准规范的研究,建立相关编码、实施标准、行业规范。标准化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技术难度高的工作,需要国家下达任务,行业组织协调,行业内外的机构参与。
行业应用推广。目前纺织行业物联网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首先需要开展相关知识的普及和技术应用的宣传,使企业认识到该项技术对纺织行业的意义,以及发展的前景,发掘出自身潜在的应用需求。可以分企业和行业两个层次,研究相应的有效措施,提出相应的“十二五”规划目标;选择重点行业和典型企业作为试点,如先在高附加值产品,如西装、羊绒衫生产企业率先试点,深入广泛地开展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培育有应用特点的示范系统和示范企业;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在试点基础上形成有带动和辐射作用的整体解决方案,在同行业和产业集群地区推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行业应用的软件产品,带动发展相关应用软件产业、技术咨询服务业和技术培训的开展;最终使应用企业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